虽为公司负责人,但他举手投足间依然留有“人民子弟兵”的风范。他说:“我能走到今天,与我在军队里养成的优良品质有很大关系。”他,就是荣成籍转业军人、青岛尼尔森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振峰。
许振峰今年39岁,是成山镇人。1994年年底,许振峰告别校园,成为北海舰队青岛基地的一名新兵,从事后勤补给工作。在部队期间,他除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优秀军人外,还在领导的鼓励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货物进出口等知识,并取得了报关员证,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5月,怀着对部队的无限依恋,许振峰离开了军营。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他陷入了沉思。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许振峰也有着“干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正因如此,他放弃了退伍士官安排工作的机会,选择自谋职业的道路。但是,他更明白“将军发于行伍”的道理,因此,他决定从最基层干起,开启新的人生。当年,他进入一家公司,成为一名普通员工。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独立判断与思考的能力,相反,正因为讲究纪律,积极贯彻命令,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打工期间,许振峰把领导布置的工作当作一条条“军令”,只为成功想办法,不给失败找借口,表现出了很强的执行力,赢得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尊重。“在部队,我要做一个好兵;在公司,我就做一名好员工。”这是许振峰对自己的要求。
许振峰(右)指导员工业务。
4年后,许振峰凭借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在公司积累的经验,同美国尼尔森公司合作开办了美国尼尔森青岛分公司,开始了他新的职业生涯。当时,公司只有6名职工。 万事开头难。资金短缺成为许振峰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成立公司时,许振峰不仅拿出了所有存款,而且还将自己唯一的房屋用作抵押。货运代理业务因为竞争激烈,按行业习惯,要由代理公司垫资发贷。当时,他联系到了一笔26万元的代理业务,这对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大单”。在贷款无果的情况下,他只有找战友借。有人说,战友情是最珍贵的情谊,许振峰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转业不久的战友们虽然存款不多,但还是你一万、我两万地为他凑齐了资金。每当想起这段经历,许振峰就激动不已。至今,他与许多战友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诚实、言行一致是军人的纪律要求,也是荣成人最看重的品质,多年的军旅生活培养了许振峰言必信、行必果的性格特征。很快,许振峰得到了浦林成山、鸿洋神等家乡企业的支持,公司规模越来越大。
2013年11月,许振峰在原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尼尔森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公司简介这样写着:“该公司是国家一级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专业承接海运、空运及海空联运、散杂货、铁路等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海杉矶,服务网络遍布北美、南美、欧洲、东南亚、远东、澳洲、中东及非洲等100多个国家。”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许振峰同样经历了不少“急流险滩”。 2011年,利比亚发生严重骚乱事件。许振峰发往该国的6个集装箱被全部退运。面对这一不利事实,许振峰积极与被代理企业协调,最终由多家企业联名申请,成功将这些集装箱退运回青岛港。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对出口业务影响很大。但是,在部队养成的坚韧不拔性格使许振峰愈挫愈勇。“面对困难,逃避不是办法,一往无前才能绝处逢生。” 许振峰说这番话时,语气很坚定。
现在,青岛尼尔森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已达到拥有17名员工、客户80多家、年营运额超过2600万美元的规模。许振峰始终忘不了部队对他的培养。他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它让每个人都得到锻炼。参军入伍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我希望家乡的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在为国奉献的同时,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