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述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蕴涵着鲜活的国际国内发展经验,生动揭示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现阶段,荣成市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应有之义。 8月8日起,《荣成时讯》连续推出三篇评论员文章,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牢记使命、明确责任、勇于担当,团结和带领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迅速投入到环保综合整治工作中,坚决打赢这场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
解决思想问题 强化责任担当 ——一论坚决打赢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对此,荣成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整治到底、决不姑息。 坚决打赢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勇气担当、工作能力的考验和检验,也是荣成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仍有部分人对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为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采取临时性措施,甚至弄虚作假、对抗整治。这些现象的存在,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众日报》“海右今语”专栏刊发《答好安全“六问”》,提出思想上是不是真正重视了?责任是不是真正落实了?制度执行到位了没有?监管措施管用了吗?落实成效怎么样?作风是不是深入扎实?“六问”。面对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静下心来,多问几个问题,多打几个问号,在思想层面深刻反思,把进一步解决各级思想认识问题作为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先手棋”。 一问是否真正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了?对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了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威海市委、市政府,荣成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更是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对党中央和各级的部署要求,我们有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环保问题不仅仅是发展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政治责任。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做好环保工作,是对各级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检验,更是对干部政治素质、政治能力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视起来,切实担负起这一重大的政治责任。 二问是否真正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地落实了?我们扪心自问,实际工作中,本部门、本单位是否存在为了项目落户、税收增长而让环保先“让让道”的现象?生态环境是荣成的最大优势,也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无论面对多大的利益和诱惑,我们都要保持定力、坚守底线。对破坏环境、高污染、高耗能的GDP,我们不需要,也坚决不要。要强化共建共享,一方面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发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共同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共同维护荣成碧海蓝天的生态优势。 三问是否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了?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的修订和史上规格最高、要求最严、内容最广、问责最严的中央环保督察机制的实施,标志着严格的环境执法已经成为新常态。再抱着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消极等待、被动应付,将难逃追责问责。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对发展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各区镇和相关部门来说,要严格履行环保监管职责,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对广大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来说,要自问日常生产中有没有偷排、乱排行为?是否存在环保设施不完善、不达标的问题?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不能触碰的红线,决不做贪一时之利、祸及子孙之事。 四问是否真正全力以赴抓环保工作落实了?各级对环保工作的部署很多、要求很高、措施也很细,但落实得到底怎么样?压力传导是不是存在层层递减的现象?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抓落实不到位,归根到底是作风问题。各级一定要有一抓到底的劲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实实在在的措施整改问题,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坚决打赢当前正在深入开展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品位。
明确目标责任 迅速付诸行动 ——二论坚决打赢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
日前,荣成市政府出台的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气、水、自然保护区、特色行业、环境执法监管五大领域48项攻坚任务,每一项都有了更加明确的标准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比年初确定的19项环保重点工作要求更高、责任更细、标准更严。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整治任务作为硬性要求、刚性指标,迅速落实,付诸行动,积极稳妥快速推进,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实现整改目标。 要在改善空气质量上出重拳。“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是荣成市的城市品牌,必须维护好、爱护好。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源头治理力度,做到“四个坚决”,即坚决完成燃煤污染治理,坚决完成“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坚决做好扬尘管控,坚决做好重型柴油运输车辆管控,确保荣成市空气质量连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要在防治水污染上出重拳。面对日益严格的水环境考核,各级必须自我加压,提高标准,集中攻坚。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力整治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禁养区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到今年底,纳入“水十条”考核的河流断面达标率、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全部达到100%。 要在特色行业整治上出重拳。荣成市石材、鱼粉、海带、冷藏食品、小海产品、干制海产品等加工业户,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大多工艺简单、设备落后,群众反映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上述产业。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动真碰硬,对突出问题出重拳、用重典,确保各项治理任务落实到位。 要在环境监管执法上出重拳。各级各部门要不断提高执法监管的权威性、威慑力,持续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突出强化网格化监管、督查监管、综合监管,全面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对破坏生态环保典型案件,加大曝光力度,让人民群众看到荣成市委、市政府整治环境违法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号令如山,志在必得。全市广大企业和生产业户要认清形势,明白此次整治工作的刚性标准和强制性要求,打消等待观望的侥幸心理,按照整治方案标准要求,自觉参与、积极配合、争取主动,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整改,该提升的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等不靠,团结和带领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迅即投入到环保综合整治工作中,做到不查清问题不放过、不落实责任不放过、不整改到位不放过,坚决打赢这场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
放眼长远发展 完善长效机制 ——三论坚决打赢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已成为区域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对荣成来说,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战,是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争当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的重大举措。各级一定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整治与发展的关系,在整治的同时建章立制,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把整治成果维护好、固化好。 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的过程,是荣成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推动产业整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是我们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品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需之举。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整治不是消灭,而是提升。近年来,我市围绕改善环境实施的系列行业整治工作,如鱼粉、石材、盐渍海带、干制海产品、禽畜养殖、小冷藏等,针对的都是技术含量低、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低、污染程度高、社会成本高、群众意见大的粗加工产业。通过整治,淘汰一批、改造一批、升级一批,让产业进一步整合,把资源、土地、环境等优势进一步释放出来,有效提高我市相关行业的创新力、竞争力。整治鱼粉行业的成效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淘汰鱼粉粗加工生产方式,不仅解决了困扰荣成几十年的鱼腥臭气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我市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一大批以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海洋生物科技项目在整治中快速崛起。 从群众利益角度来说,整治是为了保护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整治,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和阻挠。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如果局部利益、个体利益是建立在损害全体人民利益、损害子孙后代利益基础上获得的,那是绝不允许的、人民群众绝不答应。我市实施的一系列整治,就是在保护全体荣成人民的环境权益,就是为子孙后代谋福祉,全体市民举双手赞同。市委、市政府每实施一项整治、每出台一项整治方案,都要反复论证,征求各方意见,为业户转产转业、改造升级留下时间和空间,提供切实可行的新的发展方向、渠道和平台,并投资兴建了一系列服务其发展新生的软硬件设施。如干制海产品污染整治,人和镇除了组织业户代表到“中国虾仁之乡”浙江温岭、基础条件与人和相似的日照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考察学习,开阔业户转型升级思路,还在沙窝岛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内建起了24条现代化燃气烘干生产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干制海产品加工业户入园发展。 从绿色发展角度来说,整治是阵痛,但换来的是全新业态、长远效益。一些长期积淀的环境问题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刻,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到了非淘汰不行的节点。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绿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如果这些问题今天不解决,就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隐患,就会留下包袱后人愁。市委、市政府破除一切困难和阻力,重拳治污,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坚定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广大企业和生产经营业户一定要认清形势,打消观望心理和抵触情绪,积极转换思路,主动求新求变,把整治变成自我提升的契机、创新发展的动力。 凤凰浴火乃为新生,神龟弃壳方可化龙。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看齐意识,加快建立完善生态整治、环保监管的常态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产业格局。要教育和引导纳入整治的生产经营业户,共同算好长远账、安全账、环保账、健康账、经济账,特别是政治账,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攻坚战中,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生态、事事讲究环保的全民自觉和社会氛围,为荣成争当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作出新的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