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镇区 东山街道

荣成 | 现代苹果园里的“扶贫经”

来源:掌上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1-17
摘要:立冬前后,荣成市城西街道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果香,现代果园里压弯枝头的大红苹果,点缀了深秋的视野,更给贫困户带来了甜蜜的希望。日前,循着苹果的香气,记者走进城西街道,探访现代苹果园里的扶贫经。 红彤彤的大苹果,映红了张桂花(左)和王秀枝(右

立冬前后,荣成市城西街道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果香,现代果园里压弯枝头的大红苹果,点缀了深秋的视野,更给贫困户带来了甜蜜的希望。日前,循着苹果的香气,记者走进城西街道,探访现代苹果园里的“扶贫经”。

 

红彤彤的大苹果,映红了张桂花(左)和王秀枝(右)的笑脸。

 

午后阳光正好,东岭后村两位老伙伴——84岁的王秀枝和83岁的张桂花,来到一片果实累累的现代果园。这片现代果园的入口处,挂着“益农果品种植扶贫专业合作社”的大牌子。这是荣成市建成的全省首家股份制产业扶贫合作社。

为何那么多现代果园,两位老人却来这里溜达?原因说出来有人可能不信,这两位贫困老人可都是这家规模合作社的股东,对合作社名下的这座现代果园拥有部分产权。据了解,该合作社依托当地农业龙头企业,采取按出资比例直接量化入股的方式,吸引周边8个村、78户贫困户共同参与。

对80多岁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富裕的老人来说,哪来的资金和眼光投资产业?又谈何能力参与运营?据城西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荣成市扶贫办采用涉农资金为每户贫困户发放5128元的扶贫资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按出资比例直接量化入股的方式,各占合作社股权0.2%。此外,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华峰果业出资220万元,成为大股东,对种植基地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这是咱们自己的产业。”小心地剪下一个苹果,王秀枝大爷在手里掂了掂,眼里满是兴奋,笑着说:“得有个把斤沉哩!”

“我看今年这苹果,个头比去年还大、颜色更正了,这个合作社是块宝地,村民们有福啰!”张桂花大娘回话道,“建东这孩子从小就有本事还心眼儿好。” 经营这个合作社的是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华峰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岳建东,他也是东岭后村人。市里发布这个扶贫项目的时候,他积极响应。

“还是政府的扶贫政策好啊,没忘记咱这些老骨头。”王秀枝大爷补充说。

荣成市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两年,荣成市各级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工作人员在走访、帮扶贫困户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群贫困人群:他们大多年事已高、丧失劳动力,收入基本依靠微薄的农村养老金或高龄补贴;子女虽多,但大都生活自顾不暇,想尽孝却力不从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努力、各尽其责。

 

 

为解决老年贫困人员的生活问题,经过多方考察调研,荣成市探索实行股份制产业扶贫合作社模式。这种依托龙头企业、实现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最大的亮点就是改变以往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只分红不入股”的收益分配模式,实现贫困户收益与产业经营效益直接挂钩,每个贫困户都能获得“入股分红+务工薪金+耕种收入”3份收益,预计户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这种新模式可以有效破解扶贫工作中项目难找、资金不足、效果难持久等问题,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直接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和经营,与合作社共担风险,共负盈亏,能够达到长效稳固的脱贫标准。

今年恰逢合作社的果树第一年挂果,虽未进入丰产期,已能产生效益分红。“每位参与合作社的股东能分得641元钱,明年产量上去后,分红会更多。”岳建东告诉记者。

“我们一分钱一分力气都没出,坐在家里就能分钱,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呀!”两位老人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送两位老人回村的路上,只见道路旁脱袋的苹果亮起千灯万灯,闪闪如繁星满树。一年一度的苹果收购工作正在进行,一筐筐苹果满载着老人期待的目光,一个个大红苹果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苹果大又红,生活比蜜甜。”想到今后的生活,两位老人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