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东汉经学集大成者郑玄,大约于公元168年至172年来到伟德山一带讲学,将当时京城洛阳刚刚兴起的“鲤鱼跳龙门”传说传到荣成。在伟德山古迹顶下清涧鱼窠中的鱼儿们,也都纷纷仿效黄河鲤鱼试图跳过伟德山古迹顶玉皇殿的“龙门”,终于有一天,一条大鱼跳过了龙门变成了一条白龙,飞越大山,润泽大地。这条白龙老了以后,为了纪念当年为他传经颂道的郑玄,又回到伟德山前清涧的鱼窠中化做一条石鱼。这就是“老鱼窠”的美丽传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鱼科现改名北山杨家村。
借由这个美丽的传说,挖掘崇文尚学的人文特色,村里筹资30多万元,开发了“老鱼窠”景观。以“大鱼宴”为特色,建立“农家乐”中心厨房模式,统一管理,标准化经营,高标准打造5处农家乐场地,可一次性承接游客150人。
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建立开心农场生态园。设有采摘园,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水果供游客们采摘,还建有动物园,家长可以领着小朋友来这里观看可爱的动物们。
北山杨家村坚持“文化支撑”,一批书画创作基地、摄影基地、动漫产业基地纷纷落户于此。近日,夏庄镇邀请来自威海及荣成的30余名摄影爱好者,在北山杨家村举办了“遇见夏庄”主题摄影研讨会,并集体来到该村老鱼窠等景点进行实地采风创作。摄影师们记录展示北山杨家村之美,传递生态养生理念,倡导健康有氧生活方式,提升了咱北山杨家村的知名度。
北山杨家村还特意将老物件收集回来,建立属于咱北山杨家的民俗馆。这些老物件,凝集着村里人的回忆。游客来到这里,看到这些老物件,引出无限的“乡愁记忆”。各种文化基地的建成,吸引着一批批文人雅士来此创作。村子里的新气象让村民倍感自豪。
从贫困村到如今的旅游特色村,带给北山杨家村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群众素质的提高。整洁的街道、有序的村落、质朴的村民,这都是咱北山杨家村文明村居的体现。北山杨家村书记杨洪丽说:“我们现在正在建设图书阅览室,建成后可供村民和游客阅读图书。还有开心农场也在新建中,等到季节了会有牡丹、月季等成片的花海,更加有吸引力。”北山杨家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张水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