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荣成 专题 旅游 人才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商家 手机版
新闻 新闻 市情 镇区 名企

荣成 | 旧时票证大“排队”,你见过么?!

来源:中国荣成 作者:荣成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9-25
摘要:现在是个账户年代,每个人都有几个账户,凭卡生活,有人形象称之为卡拉OK。其实过去也曾有过这样的生活,过来人都称他为票证年代,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下面晒的这些票证,你都见过么?你知道么?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

现在是个“账户年代”,每个人都有几个账户,凭卡生活,有人形象称之为“卡拉OK”。其实过去也曾有过这样的生活,过来人都称他为“票证年代”,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下面晒的这些票证,你都见过么?你知道么?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1953年我国宣布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

 

 

  

 

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工业券……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中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商品票证,实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种类繁多。

 

 

  
  
  

  

  

  

  

  

 

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

 

 

 

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为了照顾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和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分别发放了一些特供票证。

 

 

  

  

  
  

  

 

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

 

 

 

“票证年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比方说布票按户口人头发放,困难时期每人只发一尺八寸,三个人的布票才能缝一条裤子,故有苏联人嘲笑;中国三个人穿一条裤子。比如肉票,那时猪肉供应紧张,有首买肉的民谣流传甚广;“一等人送上门,二等人人托人,三等人,凭票割肉排队挤滥门。”票证文化博大精深。

 

 

  

 

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1990年代初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但票证历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囊括了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

 
 

责任编辑:荣成
首页 | 荣成 | 专题 | 旅游 | 人才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商家

Airc.cn鲁ICP备19021707号-2 Airc.net.cn ICP证:鲁ICP备09065580号 技术支持:平台技术由风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电脑版 | 移动版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325号 图片均来源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电话: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