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防治脑卒中,也就是常说的“高血压”病症的一系列可行的临床做法,去年以来,引起国内专家的高度关注,被誉为“荣成模式”在全国深入研究和推广。近日,在荣成随着1400余名高血压患者入组研究并转入为期2年的随访阶段,荣成脑卒中防控工作正式走入科学化、体系化轨道,脑卒中筛查“荣成模式”启动两年发病率下降15.4%。央广网进行了报道。
“H型高血压防治惠民工程”于2014年在荣成启动。自此,项目组完成了荣成市22个街镇18周岁以上居民的血压测量47万人次;对其中确诊为高血压的113,708名患者进行免费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并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其中,确诊为H型高血压的患者(脑卒中高危人群)为69,148名,占高血压患者总数67.9%,医疗人员为H型高血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进行依那普利叶酸片干预和规范随访。
在荣成俚岛中心卫生院,登录荣成市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就能查询到该镇1538名H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患者的基本信息、体检状况、指导医生、用药情况、诊疗情况、健康指导等信息都记录得非常详细。 荣成每家基层卫生院都可通过这些数据,对本镇所有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指导服药。在诊疗过程中,三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荣成市级医院医师负责进行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基层医院医师负责执行专科医生制定的诊疗方案,掌握病情的变化,将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信息及时反馈至专科医生;乡村医生经培训后,负责患者定期的随访与健康教育,安排随诊时间及双向转诊相关事宜。 荣成在脑卒中防控体系中着力打造的“三级联动”模式,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为全市年满18周岁居民提供免费检测、登记、管理、咨询、诊疗、药品发放等服务,逐渐形成诊疗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H型高血压和脑卒中防控体系,以提升H型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两年时间内,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已显现初步效果。据荣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按户籍人口统计,2013年脑卒中确诊病例为4086例,2016年同期则为3458例,脑卒中发病率同比降低15.4%。
荣成市“H型高血压防控、服务于全市居民健康民生工程、推动医改与慢病管理体系的发展模式”也被纳入2016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的提案中,形成了脑卒中筛查的“荣成模式”。中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专家,对“荣成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多名著名医学专家在《高血压论坛》充分肯定“荣成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将作为首创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
同时,荣成还制定药物优惠政策,由医疗机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搭配,制订服药计划,努力使患者血压达标、稳定、可控。将高血压纳入医保慢性病管理,对H型高血压患者,加大规范管理工作力度,做好跟踪防控;对疑似脑卒中高危对象,及时安排干预治疗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发病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