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芳和其他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各个自行车站点进行逐一清洁。
▲公共自行车巡逻车队将从其他站点调配的车辆运送至市第三中学站点。
▲公共自行车运营中心的维修人员定期对车辆进行养护,更换受损零件。
编者按: 在我市,公共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道风景、一份情怀,它让我们在体验自在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份复古的浪漫。 可是,当你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享受这份惬意与悠闲时,可曾想过那些在背后忙碌的人——公共自行车的维护者?他们坚守岗位,重复着单调的工作;他们——不谈说走就走的旅行,只讲要来就来的服务! 近日,记者通过跟访和体验,用镜头和笔记录下那些公共自行车维护者一天的工作。 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自上线以来,深受市民好评。目前,我市已投放公共自行车888辆,总骑行次数36万余次。最近几个月,市民日骑行次数达到了4000次。在这样一个庞大数字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维护人员,他们为管理公共自行车付出了辛劳的汗水。 张芳芳是市公共自行车运营中心保洁部的负责人,每天,她都要带着两名清洁工,逐一收拾各个自行车站点。一大早,记者就在十里香河小区南门附近的站点见到了正在工作的张芳芳和她的同事们。一顶遮阳帽,一副防晒冰袖,就是他们的防晒“装备”。“我们每天7时就到岗,先把前一天没清理到的小区附近的站点尽快收拾完,保证市民早上出行时骑上干净的自行车。”只见三人熟练地把自行车从站台中取出,沿着车把、车座、车瓦盖,每一个部位都被擦得干干净净。随后他们又分工合作,一人将自行车卡槽收拾干净,一人负责将自行车归位。而张芳芳则开始擦拭自行车站台的立式刷卡机。“我们三个人一天能把市区一大半的站点打扫一遍,全部打扫完需要一天半。虽然很辛苦,但当看到市民骑着锃光瓦亮的自行车从我们身边经过时,我们都特别高兴、特别自豪。”张芳芳说道。 说着,记者和张芳芳就遇到小区居民刘大爷出来租车。刘大爷和老伴来自北京,到荣成避暑,整个夏天老两口骑着公共自行车把崖头城区逛了个遍。他们最钟爱的骑行地点还是樱花湖公园。“在那骑行很安全,还能吹吹海风、赏赏美景,多惬意啊,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不就该这样吗!”刘大爷笑呵呵地说道。 随后,记者又随张芳芳来到其他小区附近的站点,发现这里的保安和路面清洁工和张芳芳他们都很熟,见了会互相打招呼,保安还笑着说:“今天比昨天早十来分钟呢,你们效率也太高了。”张芳芳告诉记者,他们收拾小区附近站点会有一个周期,时间相对固定,常来常往,与小区保安和路面清洁工都很熟悉。 来到荣武基地站点时,记者又见到了几位公共自行车巡逻车队的调配员,他们告诉记者,由于现在气温适宜,市民每天的用车量很大。他们会根据后台提供的自行车实时使用情况对各站点进行车辆增减。“早高峰过后,我们得抓紧时间调配,不然车辆分配不均会影响市民出行。” 晚上下班和晚饭后的时间段都是用车高峰期,很多站点会出现无车可用的现象,但因为无法预知高峰过后车辆停放情况,后台监控也只能尽可能地合理快速调配。晚高峰过后,调配员还要进行后续收车工作。“晚上我们一般是在9时30分左右开始集中分流各个站点的自行车,大概到10时30分能把车调配完,这也是我们一天中最忙的时候。”调配员于琪告诉记者。 据市公共自行车运营中心负责人张家杰介绍,目前,他们有20多名员工,包括监控平台服务热线员、巡检员、车辆调配员等,监控人员时刻关注各站点公共自行车的运营情况,将站点车辆信息传递给调配员,及时添减车辆。检修员则要每天到各个站点检查电子站台与车辆的磨损情况,根据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以及调度员与保洁员反馈的问题,及时将损坏车辆调回公司维修。通过这样的配合,形成一个严密的自行车运营管理网络,保证为市民绿色低碳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当记者问道“在管理上,我们还有哪些措施”时,张家杰自信地说:“我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车卡是实名制,仅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一人一卡,严禁转借他人。如果市民私自转借并出现意外情况,要负连带责任,情况严重的,还要暂停该市民的租车卡。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项惠民工程,是政府主导的公益举措之一,免费为主,收费为辅。计费系统与城市征信等级挂钩,A级以上诚信等级的市民可享受单次90分钟的借车免费时间,随诚信等级的降低,借车免费时间按30分钟向下递减,被列入诚信黑名单的市民无法享受免费时间,超时将按1元/小时计费收取。” 自公共自行车投放以来,我市从未出现人为恶意破坏或遗失车辆事件,市民都非常爱护公共自行车,这便是张家杰底气十足的原因。也正因为有他们的精心呵护与管理,广大市民和骑行爱好者才能自由自在,乐享骑行。(荣成市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