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祖良 8月15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公布今年1707名新入会会员名单,荣成摄影爱好者王祖良榜上有名,这也是今年荣成唯一一名入围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全国性摄影组织,成为会员也意味着摄影水平得到了该组织的认可,荣成目前有5名中摄协会员,他是石岛唯一一名。
与很多科班出身的摄影爱好者不同,王祖良是正宗的草根摄影爱好者,他的器材仅仅是一台花了1万多元买的,用了七八年的老机器,能得到这样的荣誉,王祖良说,纯粹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村里的才子 王祖良精瘦干练,说起话来很有逻辑。虽然自己的积分和获奖数量早已远超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入会要求,但他对自己入围很没信心,因为自己完全是自学。
王祖良是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斥山街道斥山村人,退休前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科长和新闻中心摄影负责人,更早的时候在村里做出纳。王祖良一直对艺术有着强烈的喜好,当年上学的时候,就爱做板报,写写画画是他的拿手活儿。后来村里人过年、结婚、建房上梁写对联都找他,甚至在汽车门上喷字,也来找他,他从不推辞。买来硬纸板,自己写、自己刻模具,喷出来的字和机器喷出来的一模一样。
那时候,村里需要写很多宣传标语,王祖良都接了下来,经常写字、刻字,把胳膊都累坏了,按摩治疗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村里人知道他好商量事,很多村民新盖了房子,都让他去画几幅墙画,他从不推辞。
王祖良最喜欢的还是摄影。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看人家照相,特别喜欢,就去镇上照相馆要有关照相的书学习。有一年,他帮别人拍照,才第一次摸着相机。当时村里有个人拿着相机回来拍全家福,让他帮忙。拍到最后,胶卷剩了几张,那人就让他拿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拍。王祖良拍了父母在菜园里干活的照片,有海草房,有夕阳,还有父母的身影,他十分喜欢。
上世纪90年代,王祖良终于有了自己的相机。他的一个亲戚在深圳工作,得知他喜欢摄影,送给他一台老旧相机,王祖良喜欢得要命,用了很多年。从王祖良的经历看,相机后面的头脑远胜于相机前面的高档次镜头。
转行摄影如鱼得水 王祖良是个非常仔细的人,原先在村里负责财务工作。1995年,他来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仍然做财务工作。
那时候公司内部有一份报纸,王祖良经常将自己闲暇时拍的照片投过去,每次发表,都十分开心。后来他又将自己拍摄的作品投到《大众日报》、《烟台日报》和荣成当地的报纸,作品被各大媒体采用进一步激发了王祖良的创作热情。
2010年,王祖良的摄影作品第一次获奖,他的《石岛湾畔赤山美》(组图)获威海市“我视野中的文明威海摄影大赛”二等奖。2012年,他的《福临船头》获“2012好客山东贺年会摄影大赛”二等奖和“世界华侨华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由于他在摄影艺术上的出色表现,他所在的企业把他调到总部新闻中心担任摄影部主任。工作调动使他如鱼得水,干劲倍增,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很多获奖作品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
2013年1月2日,荣成降下那年的第一场大雪,王祖良与一个朋友去荣成天鹅湖拍摄大天鹅。路上的积雪有半尺多厚,途中他的车几次险些滑进路边沟里,朋友调侃道:这样的冷天不在家里暖和,出来拍片,是不是脑子进水了?第二天,他自己又驾车去天鹅湖拍摄,找到天鹅栖息的地方,远远地守候在那里、一动不动,手脚都冻麻了,还在等待天鹅的到来,最终,终于拍到了一张满意的片子。就这样,他一直创作到天黑,手脚冻麻木了不能开车,他只好在村民家里暖和了近一小时,才踏上返程。
愿为宣传家乡做更多贡献 如今,王祖良在盛泉老年大学当老师,传授摄影技巧,同时不断虚心向摄影前辈学习摄影技艺,踏踏实实地在摄影创作的道路上前行,在摄影技巧获得提高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
2011年6月下旬,他从自己拍摄的作品里挑选出100余幅表现家乡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且画面优美的摄影作品,放大成20寸的照片,在赤山景区、广场等地举办了“灵秀岛城·魅力赤山”王祖良摄影作品巡展,观展人数达1.3万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去年6月,王祖良随威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去韩国交流,现场创作的作品荣获仁川市长奖。去年10月,他赴德国、荷兰等欧洲四国进行交流,他的渔家风情系列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很多外国友人看到了他的荣成渔家民俗作品,对荣成产生很大的兴趣,当地的媒体也给予报道。王祖良的作品还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地展出,引起很大关注。
王祖良发现,摄影展览交流对地方宣传的效果非常好,荣成自然条件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摄影交流,能很好地推介荣成。在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之后,王祖良会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家乡的风土人情,希望能在推介家乡、宣传家乡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也作为资料,给家乡人民留下更多财富。
威海晚报记者 刘新刚
编织和谐
编织梦想
丰收的喜悦
福临船头
渔家年味浓
谷雨祭海
雪野晨歌
一行天使入故园
云舞归途
奔月
搏风击雪返乡来
鹅湖朝晖
鬼斧神工 本文图片均由王祖良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