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山东省文明办发布《关于推荐全国文明校园的公示》,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评选表彰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通知》要求,按照申报标准、原则和相关程序,对我省全国文明校园推荐名单进行公示。 细细梳理推荐名单,人们蓦然发现: 荣成市蜊江小学,被列入公示范围! 厉害了,荣成蜊江小学,为荣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献一校之力、尽增一家之辉。
荣成市蜊江小学位于城区东部,占地面积94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有26个班,1000名学生,63名教职工。近年来,蜊江小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将文明校园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融合在一起,落实落小,抓细抓紧,致力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
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核心,蜊江小学努力打造作风民主、廉洁高效、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班子。 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保障、教代会民主管理的长效管理体制,完善了师生需求响应、干部职工评议、民主决策纠错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行“阳光党务”,营造“看得见的民主和平等”。学校坚持常态化的谈心谈话制度,领导之间谈,党群、师生、家校等互相谈,注重感情沟通和思想引领,让师生、家长都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学校教育社会满意率保持98%以上,领导班子考核群众满意率保持100%,学校党支部被评为“荣成市先进基层党支部”。
德才双修,勤谨敬
![]()
师德建设常态化。常年开展“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活动,每月评选“月度人物”、每学期评选“最美教师”,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近年来涌现出25位“四德”教师典型、49位“最美教师”和10对“青蓝师徒”等。 开展文明组室评选活动。建立三级代表组成的“文明评委会”,对各组室实施监督和评价,有3个教研组被评为“威海市巾帼文明岗”,1人获得“山东省特级教师”称号,50多名教师获得“威海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
创新培训学习方式。通过集中培训学习,补齐知识“短板”,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采取结对跟岗培训学习,让教师在亲历中体验、感悟、成长,教师课题研究成果多达50余项,在各级发表论文200余篇。 创新使用网络平台。在校园网设立咨询建言、校长信箱、微信群等平台,增强民主监督力度。每学年召开4次家委会和家长会,聘请28名社会监督员,广泛征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健全班主任遴选、培养考核等成长机制。学校班主任工作室成为荣成市青年班主任培养基地,有1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9人被评为“威海市优秀班主任”。 优化德育课程,推行全员育人和首遇负责制,设立省级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站和课后托管班,引导教师关注关爱每名学生,全校教师与100多名外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师生同心 教学相长
![]()
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学校注重丰富德育实践,全面提升师生道德素养。 深入践行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将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自编自创核心价值观童谣、歌曲,创作连环画,在“七一”期间举行党旗、国旗、团旗、队旗“四旗传递”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核心价值观。
加强规范养成教育。围绕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养成教育,开设礼仪课堂,以微剧场、大讲堂小讲师等形式进行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礼仪宣讲。 自主研发德育课程。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成长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德育课题研究,开发了一套德育校本课程,获得威海市科研创新成果奖,出版了《走向核心素养的成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专著。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了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心理健康中心,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灵辅导站的感统训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营造阵地,“有恒成长”
![]() 注重校园和新媒体阵地建设。在大门口设置文明宣传栏,用好校园小广播、电视台、微信、校园网、电子屏等新媒介,开展“文明成长营”、“文明行为推广站”等假期公益活动,被山东省电视台宣传报道,1名学生获“山东好人”提名奖。 重视德育阵地建设。着力加强少先队室、成长电视台、成长学院、社团等阵地建设,成立鼓号操、管弦乐等47个社团,培养了大批特长学生。
加强课外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走进各类校外实践基地,感受社会、体验人生,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和创新比赛中获奖300多人次。 丰富主题教育形式。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通过发出环保微倡议、文明出行爱的罚单,引领社会交通文明;通过成长微课程、文明微语音、微视频等“五微行动”,传播文明知识;通过评选文明家庭、文明学子等方式,传承好家训好家风,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效果,先后有50名学生获得威海市十佳少先队员、美德少年、荣成市美德少年、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以文化人,快乐成长
![]()
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标识。学校发挥集体智慧,确立了“成长有恒,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的办学理念,引导师生家长参与制定校徽、校歌、校风、校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标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按照“年年有新意、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工作思路,将传统文化、体育文化、校园特色和学生个性特长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重视班级和处室文化建设。在学校引领指导下,班主任和学生共同设计班名、班级口号等,每个处室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学校开展了《以“四季乐成长”活动为载体,打造成长教室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获得威海市科研成果奖。 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在每层楼的大厅设有阅览区,班级走廊设置诚信书吧,教室内设有图书漂流角等,方便师生随时随地阅读。每年开展书香家庭、亲子共读、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每学期评选200名读书小名士,学生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60余篇。
优化环境,修养品格
![]()
着眼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修养品格,蜊江小学着力打造一个充满成长力量的校园环境。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达到了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并实现了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四季有风景,季季有花开。 学校从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物防、人防、技防措施入手,制订防暴力侵害、防校园欺凌等防控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和安全隐患排查,坚持不懈抓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被评为山东省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威海市安全先进单位等。
立足于节约型校园建设,蜊江小学注重节粮、节水、节电、节能“四节”教育,实施文明餐桌和光盘行动,评比节约小标兵,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朴素生活作风,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 近年来,蜊江小学先后获得“全国书香校园”、“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航空特色学校”、“威海市德育先进单位”、“威海市师德先进集体”、“威海市美德校园”等多种荣誉称号。 蜊江小学,将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每一个孩子成长的乐土,成为每一个耕耘者的精神家园,这个愿景可期,正在逐步实现。
全国文明校园推荐名单(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实验中学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学校 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莱州市第一中学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山东省实验小学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 青岛嘉峪关学校 枣庄市立新小学 东营市春晖小学 龙口市实验小学 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荣成市蜊江小学 日照市新营小学 莱芜市实验小学 临沂朴园小学 德州市实验小学 聊城市实验小学 博兴县第一小学 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
部分图片由荣成市教育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