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荣成市人民医院利用远程病理会诊平台,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诊断中心进行病理切片会诊,成功确诊一例胃淋巴瘤患者,这是荣成首例国际病理会诊病例。 患者对本次跨国远程会诊赞不绝口,对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以最小的成本为患者解决难题的做法表示非常满意。
为顺应“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全市“互联网+”优势,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看病挤”等问题,荣成市积极探索并着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在临床诊疗、医技检查等业务领域,荣成市开通远程会诊服务功能,对外与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宣武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医学影像研究所、山东省肿瘤医院、威海市立医院等省内外多家医院建立互联互通关系,全面开通了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学诊断、远程病理、远程教育等多项远程医疗服务。
北京协和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威海市立医院
远程会诊
远程影像学诊断
远程病理
远程教育
对内与23家镇卫生院建立联系,随时为镇卫生院提供远程会诊服务,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就诊患者可即时与国内知名专家实现“面对面”的沟通,让患者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医疗服务,为患者节约了看病时间和往返费用。
与此同时,各级医生也可通过远程医学平台与上级专家进行医疗、科研的探讨及疑难病例讨论,接收远程医学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增强医疗服务功能。
在近年逐步完善HIS(医院信息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HIS(检验科系统)等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惠及民生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口健康信息化技术,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让群众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完善患者自助服务设施。患者可自助打印检查报告,优化了服务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方便快捷的信息化管理,给广大患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就医体验。
优化“医卡通”信息服务。“医卡通”将医院HIS、LIS、医生工作站、体检系统等进行信息整合,使就诊者凭磁卡完成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所有交费程序,检查报告可及时传至医生工作站,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加大微信业务平台投入使用。响应市政府智慧荣成与智慧医疗的号召,广大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与服务号,及时了解医疗的新技术、新动态,健康保健知识及便民惠民政策措施,得到良好的就医指导与服务。
今年6月份,微信业务平台在石岛人民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全面开通移动支付及查询功能,患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完成门诊挂号、缴费及充值业务,也可在手机掌上查询住院费用,缴纳住院押金,并将开通医技查询功能,医技检查报告,在家中直接就可以看到,减轻了就诊患者反复排队的麻烦,让患者感受到不一样的就医体验,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与好评。
市人民医院计划于10月份综合病房楼启用后,开通微信公众号、“掌上医院”等信息化系统,将门诊服务功能集成到移动终端上,为群众提供预约挂号、就医指导等一站式诊疗服务,医护人员还可通过“掌上医院”平台远程查看住院病人的实时诊疗情况。同时在病区全面实现移动查房、移动护理,将相关信息实时传输到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实行移动支付后,患者就诊时间可缩短2/3,医院窗口排队人员锐减,仅为原来的1/5左右。
实行省内省外异地医保就医结算。在实现统筹区域内及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报的基础上,2017年初石岛人民医院联入跨省异地医保网络,并顺利调试完毕,可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9月底正式运行。
通过高点定位,荣成市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以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框架为基础,构建起以两个中心、四大数据库、六大应用系统,两套标准体系、一张卡、一张网为框架的荣成市智慧医疗整体规划体系。
下一步,全市将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进程,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运营,实现居民健康管理APP、健康云诊室、远程医学会诊、居民健康一卡通等功能惠民,追求健康管理全程连续、健康数据精准安全、健康决策科学高效、健康信息互通共享的“智慧医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