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考生现在正忙着填报志愿, 各种针对招生的诈骗信息也多了起来。 近日,威海市教育局发出预警, 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谨防上当受骗!
又是一年新生招录季。威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电话、短信、微信中的诈骗信息蒙蔽。诈骗分子往往会在新生招录季前后,冒充教育部门、学校、基金会等工作人员,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教育退费等为名,引诱学生及家长上当受骗。如近日,重庆市就发生一起冒充“班主任”发放学生补助的诈骗事件。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不论你是学前班的娃娃,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不论你是发奋读书的初中生、高中生还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只要上学有经济困难,国家都会提供适当的帮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对于大学生而言,国家资助政策有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资助措施,保障你们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都不用愁。 威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预先交纳任何费用,不要求在ATM机或网上进行任何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千万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 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 以免误了考生前程又损失钱财!
不法分子向考生及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服务短信”,一旦点击链接进入,手机立刻被植入木马病毒,进而窃取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资料,转走钱财。
不法之徒声称不要分数线,只要支付一定数额的钱财,就可通过“自主招生”上名校。事实上,自主招生更加严格,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需提前提报志愿,参加考试,达到分数线后经各地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骗子利用考生急于上一本的心理,宣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低分跳档”,即使达不到分数线也可以上一本,考生和家长如果轻信,便会人财两空。
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
骗子故弄玄虚,声称与高校某领导有亲戚或朋友关系,可以拿到“内部指标”,甚至他们伪造公章、合同以及录取通知书给家长看,并会写下收据和收条让家长们放心,等拿到家长的好处费后,就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最后逃之夭夭。
诈骗分子冒充军校招生人员,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声称自己能帮助考生上军校“地方委培生”,承诺将来拥有军籍、享受军官待遇等,从而骗取钱财。有的运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军校印章、部队证件或虚构军校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有渠道帮落榜特长生加分,利用一些家长对相对“偏门”的招生政策不熟悉,以“招生公文”和假造的录取通知书等物件获取家长和考生信任,骗取钱财。
实施诈骗前,不法分子租住大学公寓用作临时招生办公地点,使考生和家长误以为是高校正规招生,从而放松警惕,落入圈套;有的不法分子还伙同大专院校内部工作人员共同作案。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本科“补录”可上好学校的旗号行骗。 实际上,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再打电话,更不会派人找家长。
高考结束后,各种“野鸡大学”也开始伺机出动。一些落榜的考生及其家长正发愁,虚假大学的招生老师抓住考生急于求学的心理,通过采取虚假承诺等手段,吸引生源。部分不法分子还采取仿冒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名称的方式混淆视听,使考生和家长容易受骗。
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及家长急于查询录取情况的心理,声称可帮助查询了解录取情况,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一些骗子对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考生和家长,谎称是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才录取的,以此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
不法之徒歪解国家定向招生政策,向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知名大学的定向招生计划,承诺只要交“定向费”保证录取。
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号内再报到,以此骗取钱财。 (来源:威海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