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2017年7月份“中国好人”评选已经开始,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宣传群团办群众团体科科长刘艳芬入选本月“中国好人”助人为乐候选人,请众网友为这位荣成好人点赞!
33号刘艳芬
刘艳芬,一个普通女人,一位基层社区工作者,10多年来,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关心、关爱、关注弱势儿童群体,累计收养或倡议救助孤儿、贫困、失亲、留守、残疾儿童近200人,个人资助和号召志愿者累计捐款100余万元;志愿为弱势儿童群体做服务工作,创建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拥有社工志愿者300多人,资助困难学生116人。刘艳芬个人被评为威海市“最美志愿者”,“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被评为“荣成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最近,刘艳芬收到来自北京一位名叫桢桢(化名)的大学生发来的微信,向“芬妈妈”汇报学习情况,并附上微笑的照片。 说到这封来信,得从10年前说起。刘艳芬在烟台农校有一对同学夫妻,家住乳山市午极镇。有一年,男同学遭车祸去世了,祸不单行,丈夫去世后女同学又患上严重的红斑狼疮。双重打击让这位女同学丧失了生活信心,刘艳芬得知后,鼓励这位同学:“不要怕,你的困难,我们大家分担。”这期间,这位女同学单位房改,需交购房款。刘艳芬马上联系全班30多名同学,凑了2万多元添上,帮同学买下3间平房。从那时起,刘艳芬自己资助和倡议同学们那位女同学5岁的女儿桢桢上学,直到高中毕业。
桢桢12岁时,母亲病逝。这以后,刘艳芬一直从家庭、生活、情感等各方面关心照顾祯祯。2016年高考,桢桢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刘艳芬和同学们又为桢桢带去2万元学费。 10年来,刘艳芬和同学们资助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近10万元生活费、学费。 刘艳芬牵头帮助的类似家庭不下几十个。 刘艳芬的善心义举,影响了身边更多的人。她成立志愿者服务组织仅3年,就吸引近300名同学、同事、朋友加入。她牵头创建的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于2016年7月挂牌,大批志愿者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投身于她关爱青少年特殊群体志愿服务行动中。
在刘艳芬和芬芳中心志愿者帮扶的孩子中,不少有胆怯、孤独、自卑、逃避等心理障碍。为此,刘艳芬自学儿童心理学课程,于去年获得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 今年10岁的佳楠(化名),七八岁时母亲病故,一年后,父亲又因车祸身亡。无依无靠的她,从蓬莱回到王连街道奶奶家。谁知不久奶奶又遭遇车祸重伤,而爷爷在她出生前就已去世,奶奶没多少心思、多少能力照顾佳楠。在这个孤寂的生活空间,佳楠感到十分孤独和自卑。
刘艳芬和5位志愿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来到这个家,下决心要打开佳楠封闭的内心世界,让温暖照进她的心灵。 刘艳芬每周末都去王连陪伴佳楠。劝说佳楠奶奶改变对佳楠的态度。一次次掏心掏肺的交谈,改变了奶奶对佳楠的态度,开始慢慢关心起佳楠来。 刘艳芬每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来到这个家庭,做饭、收拾屋子、陪佳楠写作业,带别的小朋友和佳楠一起玩。当微笑第一次荡漾在从来不笑的佳楠脸上时,志愿者大姐们都热泪盈眶。
2015年新年开学第一天,刘艳芬得知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小学部一个留守儿童突然生病,正在医院抢救。刘艳芬马上开车来到石岛人民医院,得知孩子患的是“肥厚性心肌病”,出现心脏猝死。 刘艳芬第一时间向石岛管理区宣传群团办、团市委、教育部门作汇报,请求帮助。随后,团市委官方微信向社会发出了爱心捐款的倡议,刘艳芬第一时间转发微信。不到20天,就收到捐款29.8万多元。9月7日,孩子回校上学。不幸的是,2016年3月23日,这个留守儿童再次病发,不幸离世。
病逝儿童的父亲找到刘艳芬要把剩下的钱还给捐款人,刘艳芬主张,以病逝儿童的名义设立冠名基金,向爱心基金捐款13.85万元。 从被帮到助人,一批这样的孩子家长开始踏上爱心志愿服务之路。刘艳芬常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把更多的爱心凝聚起来,能量便是无限的;努力做一个善良和心态阳光的人,便能用正能量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如今,刘艳芬已经成为荣成市社工志愿者形象的代言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和企业参与到芬芳爱心活动中来。
据荣成市文明办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