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气质”再度领跑山东信息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今年1月份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情况,全省16城市的重污染天数、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优良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7项指标,威海市均位列第1名,领跑全省。省生态环境厅还公布了全省164个县(市、区,含各类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及综合指数排名情况,我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7μg/立方米、综合指数为3.82,均位列全省第1名。在与威海相对应的7项“气质”指标中,我市均优于威海区域平均值,重污染天数为零,再度领跑全省。“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品牌越擦越亮,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城市气质的标配。 生态是最大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续多年的城市“气质”数据考核,我市均在全省保持领先,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坚持不懈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创新实践。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生态环保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铁腕治污,持续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攻坚战,让荣成天更蓝、山更绿、海更清、空气更清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争当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提供绿色动力。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上,我市整治“散乱污”企业376家;开展鱼粉行业综合整治,严格“开机即测、超标即罚”的行业要求;在开展燃煤锅炉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整治标准,全市448台燃煤锅炉,10吨及以下全部淘汰、10吨以上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对未完成改造的锅炉全部停用。同时,我市大力开展矿山企业整治,现有47家石材矿山企业中,除保留5处集中开采区外,其余全部关停并进行生态恢复。 在改善水环境质量上,我市全面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规范化建设,对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企业和建筑全部进行清理规范。目前,全市4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根据海湾多、海岸线长的实际,我市结合“海陆统筹、湾河共治”的思路,在桑沟湾、石岛湾等10个主要海湾、湿地全面推行“湾长制”和“湖长制”,实施河海联动、陆海协同、统筹规划的双层次治理与防护,实现流域环境质量和海域环境质量的同步改善。 今后,我市将结合环保体制改革,调整充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实施常态化环保督查。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加强源头防范和“三同时”管理,清理取缔、整改提升一批“未批先建”“久拖不验”项目。扎实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加强智慧环保建设与管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让生态环境持续成为“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