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教孩子的,孩子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1
有一天我在机场候机,旁边坐个妹子,带着耳机听歌看电子书,背包放在我与她的座位中间,包上挂个可爱的哈啰kitty的挂件煞是吸引人。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个六七岁的女孩,坐在对面座位上,小女孩穿着粉色的蓬蓬裙,扎着小辫,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真是可爱极了。
没过一会儿,小女孩看到在我旁边的背包就过来,扯着妹子的背包上的kitty猫挂件,一边把玩,一边说:“哎呀,这个真好看啊,我好喜欢啊。”一边还频频回头看我。
我笑了:“小朋友,这个包包不是阿姨的。”
小女孩看了看那一脸严肃、毫无表情的妹子,不敢开口说话了,跑回妈妈身边去,扯着妈妈的衣袖说:“妈妈,我想要哈喽kitty。”
正忙着看手机的妈妈,头也不抬就说,喜欢就问姐姐要去。
于是女孩又过来把玩着kitty猫,边用祈求的眼神看着妹子,奈何妹子连眼皮都没有撩一下。
小女孩转头又向妈妈:“妈妈,我想要……”
她妈开口了:“哎,那谁,我家女儿喜欢这个,能不能送给我们?”
这话说的太不见外了,我听着都不舒服,更不用说妹子了。
那妹子毫不客气地立刻怼回去:“喜欢自己买去,问别人要干什么。”
小女孩的妈妈眼皮子一翻,:“没见过这么小气的人,不就一个小玩意嘛,至于嘛……”妹子起身拎包就走人。
而孩子的妈妈居然还继续说个不停,最后对小女孩说:“别学这种人,又没钱脾气又坏。”
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的熊孩子,每个孩子到这个世界上,最初不过如一台复印机,父母给他是什么样的样式,他就是以样式呈现给这个世界。
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要看孩子将来素质如何,那就要看家长现在素质如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且是最重要的、陪伴他时间最长的、对他影响最深远的老师。
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
前些日子,央视的纪录片《镜子》播出,里面有一句自白至今印象深刻: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小孩都是看着大人说话学着大人的样式长大的。
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你是什么样的父母,就带出什么样的孩子。
每个人都会在成年后,都会无意识地重复父母的行为。
2
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
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着最亲近的父母,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
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言行举止会被孩子模仿。
你在孩子面前呈现的是好的一面,那么孩子也得到好的效仿,如果你呈现的是坏的一面,那么孩子将得到的是坏的效仿,而这些坏的效仿一旦形成习惯,再像改过来就是难的了。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愿天下所有为人父母的,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